2011英语:英语论文:互文性与习语翻译[1]
2012-02-13 20:03:47 高考
the white flag认输/投降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swear black is white颠倒黑白/强词夺理
pink-eyed 嫉妒
以上的几个例子中,第一个里面的白色同汉语中的“白旗”有着几乎相同的比喻含义,所以可以运用内互文性来处理它。第二个里面的“white”在英语中的比喻含义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这时同样使用内互文性来处理这个习语的翻译。
翻译界所提倡的直译法在习语翻译中使用的非常多,它就是在不违背汉语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英语习语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真实地、形象地体现出来。采用直译加上互文性的运用,可以处理那些英语和汉语在习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
to be mindful of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患得患失
to be on thin ice如履薄冰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祸不单行
to turn a blind eye to熟视无睹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论文论文参考网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第十五章中曾讲到“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四个概念,他认为:“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其实,意象是通过语句构图的能力,是语句中的关键词汇。读者读到词语会产生词语联想。会联想到词所指本身。也会联想到这个物象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特殊意义。而有些习语还含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或是历史典故等等,在翻译的时候如果采用加注的方法,便会让这个翻译太过累赘,特别是在口语中很难做到顺畅和快速。如果这时用互文性,借用英语与汉语中都有的并且相通的意象来翻译这种比喻,那么就能高效地达到翻译目的了。
a blo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to burn the boat破釜沉舟
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to show one’s true colors原形毕露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四、译者的能力和任务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缺乏足够的两种文化的了解就无法正确完整的传达作者的原有意图。所以译者在面对翻译文本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处理好互文段落。根据Hating Mason的观点,在互文文本面前,译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寻找互文性标记,然后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译者跨的这一步称为“互文性空间”。此时译者应该问这样几个问题:
找到的指涉有什么交际价值(语场、语式、语旨特征、时间、地点等)?
该指涉在前文中有何语用价值?
作为符号,该指涉在与其他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居什么地位?
最后,译者还应重新评价该符号在原语中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文类、话语和语篇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应该尽量在译文中得到保留。
Mary Snell Hornby则认为:“我们把文化视为知识、技能、观感的综合体,这对于我们怎样研究翻译非常重要:如果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译者就不但要能够把两个语言都运用自如,而且必须熟识两个语言的文化。换句话说,他不但具有双语能力,还要掌握多重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奈达也强调:“如果因译者对原作的文化背景不了解,而把原文中可能含有两层或多种意思的表达法含糊其辞的译出, 那译文不能通过”。由此可见,除了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的认真细致,译者本身的文化底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译者一个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一素质,才能担当起“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to bring one culture into another)”的重任。
五、结语
具有互文特征的文本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好源语言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完整传递,尽量减少文化缺损是每个译者都面临的问题。互文文本的翻译难度客观存在,但一个具有良好双重文化修养的译者是应该而且能够克服这一困难的。
参考文献:
1、Snell2Hornby.M.Translation Stu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