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奈达还从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实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他强调指出任何信息如起不到交际即思想交流的作用,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此后,他又推出现代翻译标准即“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前者强调的是信息对等,后者指“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原文与译文的灵活对等的中心是不能拘泥于形式,对等不是词语的同一。在保证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的前提下,译者可以灵活运用译入语,达到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体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对等。
国内各种翻译标准与国外的大同小异,主要围绕着忠实、等值、达意、传神等展开。关于翻译的标准,尽管有多种不同的提法,最根本的还是“忠实”与“通顺”两条标准。其中“忠实”是第一位的,“通顺”是第二位的。诚然,第二位的“通顺”并非不重要。因为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同样会影响或者阻碍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达,甚至完全丧失翻译的意义。所以“忠实”与“通顺”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虽有主次,但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规范内容与形式统一,恰当地适应语境以及富有创造性的翻译,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商务活动的声色。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表明正确的观点,注意信息的对等。如,不少看到“接待”一词,就立刻想起英语里的receive, receive确可作“接待”解。
(1)对不起,我们总经理不在办公室,他正在接待外宾。Sorry,our manager is not in the office.He is receiving a foreign guest.这句中的“接待”实为“接见,’.“会见”之意。在另一种情况下,汉语中,的“接待”指的是整个接待工作,其中包括安排到访客人的访问日程、迎送、业务拾谈、参观游览等事项。在这种情况下,接待译为receive就欠妥了,译为host较好。[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