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查询网:2011高考志愿填报原则:以稳为主

2011-06-11 16:12:06 高考
2011年06月11日 04时22分,《考试查询网:2011高考志愿填报原则:以稳为主》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编辑整理.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不少考生正在面临填报志愿的又一难关。高考咨询专家、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才生结合近年来的现实案例,为考生指明填报志愿八大误区:面子工程、轻信承诺、情迷中介、望名生义、见地生情、取近舍远、抓多放少、志愿留白。
专家指出的八大误区,事实上可以归为四类。我下面将分别分析这几类“所谓误区”的不可靠。
第一,轻信中介承诺。像情迷中介、轻信承诺的话,我以为,现在的学生与家长完全具备这样的鉴别力,刨出所谓中介承诺的真伪,况且,高考志愿是如此慎重的事情,考生与家长怎会把赌注压在中介上?
第二,挑学校所在地及专业。所谓见地生情的说法,其实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人们都崇尚渴望去好的地方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而选择的专业,往往比学校更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考生填志愿的时候,如果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那么还“纠缠”神马问题?专家取近舍远的观点也有失偏颇,据调查,有很多考生渴望去外地的学校就读,并非有取近舍远之嫌。
第三,关注招考数量,多填招考数量多的院校。专家的观点是:“计划少的学校不一定分数线高,填报的人不一定多。”连续用了两个“不一定”,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不就等同于没说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院校的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假如其他条件等同,考生与家长肯定会填报比例大的院校,这样录取的概率自然高。可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实时的比例数据,考生与家长是很难掌握的,只能凭着往年的数据得出经验。
第四,志愿留白,放弃机会。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多半是:考生放弃平行志愿里边的最后一到两个。考生也有自己的考虑,期望的院校已经都填写完毕了,最后的一两个志愿要填上不中意的院校,一旦录取恐怕心里也不是滋味;况且,我们都知道,大多数重点院校很少会录取非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这种机会的损失事实上并不大。
综上所述,对于高考填报志愿,考生与家长还是应该回归基本的思路:以稳为主。通过查询往年各高校的考录比例,摸索其中的规律(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大小年)。电话联系所填报院校的负责人咨询情况,绝不相信所谓的承诺。此外,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院校的所在地和专业,也是很重要的。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考试查询网:2011高考志愿填报原则:以稳为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英语三级水平相当于什么

英语三级水平

英语三级考试多少分可以及格

英语三级考试

英语的等级考试有哪些

英语等级考试

大学毕业后可以参加哪些英语考试

大学毕业可以参加英语考试

商务英语专业专升本考试科目是什么

商务英语专业专升本

英语三级考试难吗 考试内容有哪些

关于英语三级

英语有哪些等级考试

英语等级考试

英语职称考试都有哪些

关于英语考试

英语等级考试有哪些 关于英语等级考试的重要性

英语等级考试有哪些

英语考试有哪些证书

英语考试证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1年06月11日 04时22分,《考试查询网:2011高考志愿填报原则:以稳为主》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编辑整理.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不少考生正在面临填报志愿的又一难关。高考咨询专家、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才生结合近年来的现实案例,为考生指明填报志愿八大误区:面子工程、轻信承诺、情迷中介、望名生义、见地生情、取近舍远、抓多放少、志愿留白。
专家指出的八大误区,事实上可以归为四类。我下面将分别分析这几类“所谓误区”的不可靠。
第一,轻信中介承诺。像情迷中介、轻信承诺的话,我以为,现在的学生与家长完全具备这样的鉴别力,刨出所谓中介承诺的真伪,况且,高考志愿是如此慎重的事情,考生与家长怎会把赌注压在中介上?
第二,挑学校所在地及专业。所谓见地生情的说法,其实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人们都崇尚渴望去好的地方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而选择的专业,往往比学校更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考生填志愿的时候,如果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那么还“纠缠”神马问题?专家取近舍远的观点也有失偏颇,据调查,有很多考生渴望去外地的学校就读,并非有取近舍远之嫌。
第三,关注招考数量,多填招考数量多的院校。专家的观点是:“计划少的学校不一定分数线高,填报的人不一定多。”连续用了两个“不一定”,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不就等同于没说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院校的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假如其他条件等同,考生与家长肯定会填报比例大的院校,这样录取的概率自然高。可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实时的比例数据,考生与家长是很难掌握的,只能凭着往年的数据得出经验。
第四,志愿留白,放弃机会。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多半是:考生放弃平行志愿里边的最后一到两个。考生也有自己的考虑,期望的院校已经都填写完毕了,最后的一两个志愿要填上不中意的院校,一旦录取恐怕心里也不是滋味;况且,我们都知道,大多数重点院校很少会录取非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这种机会的损失事实上并不大。
综上所述,对于高考填报志愿,考生与家长还是应该回归基本的思路:以稳为主。通过查询往年各高校的考录比例,摸索其中的规律(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大小年)。电话联系所填报院校的负责人咨询情况,绝不相信所谓的承诺。此外,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院校的所在地和专业,也是很重要的。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