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尚未达到“知”(K)的动词,K表已达到确知的那些动词。以“知”、“未知”形成“荷氏关系”,P为一命题,则:
K(p)├ p
F(p) ├ ~K(p);
F(p)à ± P
(3)信息原则推导的实施规则
设语句所谈及的对象或事件可能形成如下关系:{R1,R2,…,Rn},若从同实情或常规的贴近程度来说,R1>R2>…>Rn,则R1优先成为扩展说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的最贴切的因素,推导出说话人的语义意图。
对于常规(关系)可以这样来规定:对象或事件
(i)所形成的共轭关系优先贴近常规关系;
(ii)所形成的前提关系或蕴涵关系被视为常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iii)现实关系的认定优于常规关系的认定。
四、对规则的说明和应用举隅
关于方式原则的实施规则
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同语境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将方式原则的运用同语境联系起来。
表达方式的选择是在想要表达的实际意义确定后进行的,包括同义句选择和不同义句的选择。想要表达的实际意义同所运用的表达形式字面意义相同,这是作同义句选择;这时的表达形式若趋向于冗长、隐晦、怪异,就是趋向于运用有标记形式。字面句义与实际想要表达的意义有差别,这是不同义句的选择;这时的表达形式必为有标记成分。本原则只涉及有标记成分。
语境效果是参照斯帕伯和威尔逊的术语提出来的,在这里可定义为话语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交际效果。说话人要考虑在一定语境下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能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受话人进行会话含意推导就要反过来,推导出如何理解这一表达形式才最符合最佳的语境效果。
(1)甲:你可以抽空去一趟吗?
乙:我不是没有时间去。
“不是没有”这一双重否定,是冗长的表达,因而是有标记成分。“不是没有”的表面意思是“有”,但凭语感可知,乙其实对“去”有很大的保留。这当然可以看成是乙话语的会话含意,但我们还有可能推导出更接近乙的原始意图的含意。用“不是没有……”代替正常的表达“我有……”,暗示了“不是……而是……”的转折句式,让受话人根据语境设想“而是……”的部分,例如:
没有钱去(I1)
没有精力去(I2)
没有兴趣去(I3)
我不是没有时间去,而是 有人不让我去(I4)
嫌……(In)
在{I1;,I2,…,In}中,哪一个说法最符合乙当时的情况,也就是最符合当时的特定语境,得出最佳的语境效果,就最有可能是乙所暗示的意思,也就是会话含意。
2.关于量原则的实施规则
列文森在量原则的第(1)(2)点已将推导的基本思路作了说明,这里提出的六条实施规则是将这些思路具体化。
量原则的推导建筑在“荷氏关系”之上。这一关系实际上是一组(对)词的语义一信息强度的先强后弱的顺序关系。为了能合理排列,首先要求这组(对)词的语义一信息有可比性,列文森为此规定(1), 词汇性质相同,如词性相同或用法相同,2)有共同语义场的关系,亦即有相同的类义素(classeme);其次是词的语义一信息强度有差异。差异可从“蕴涵关系”(entailment)看出来,这就是A(S)├A(W)。例如<全部(s),大部分(W)>:“全部学生都来了”蕴涵(亦即“意味着”、“包括了……这样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来了”;当我们说“‘全部学生都来了’蕴涵‘大部分学生都来了’”时,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其实还不只于此,实际上其余学生都来了”,因为“全部学生”=“大部分学生十其余学生”。信息强度的差异,都可沿用这一公式表示:<同,或(and or)>:同(即合取)=析取(‘或”的语义信息内容)十析取后余下的部分<5,4>: 5=4 十 余下的部分(即1)
<爱,喜欢(love,like)>:爱(其中一种词义)=喜欢 十 其强烈程度达到对情侣的恋慕的程度
<成功,尝试(succeed in V-lug,try to V)>:成功=尝试+直至达到目的
“+”号后面的部分,就是上文说的“其实还不只于此”的部分,下面以X表示。原则上说, X就是S比W强的语义信息内容,是可以通过义素分析加以说明的。由于义素分析目前还存在困难,有时X不易以简明的词语表示,但总是可以体会到的,因此:
:S=W+X
∴A(S)=A(W)+A(X)
凡有关的语句中有词语可以建立关系的,就可选用有关的实施规则来推导。六条实施规则可分为三种情况: (1)